安静和孤独就是你有别大众的心理素质,这个心理优势可以让你能够抵御住来自市场的各种诱惑,股价的涨涨跌跌,风起云涌的事件和消息。
怎么知道主力有没有跑?
1、高位横盘出货
这种主力出货方式较为常见,主力通常会借助某些利好消息,将股价推至高位,并运用对敲的手法使得股价维持在高位,然后高位横盘出货。
而在K线图中,股价横盘在高位震荡,筹码形态也单峰密集在高位,此形态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
1)发现一只股票在高位或次高位维持价位横盘时,因时刻注意着筹码变化;
如果发现下方红色的获利盘在减小并逐渐消失时,说明主力正在进行出货。
2)由于主力在出货,筹码在高位换手率较高,因此导致了成交量的放大,因此该形态的出现,成交量也成了观察其变化的依据。
2、慢牛下坡出货
相对于高位横盘出货的刺激下,往往伴随着主力出货的同时,筹码减少,从而股价很难控制。
因此,很多主力都会采取温和的慢牛下坡式出货。
主力每天的出货量并不会很大,跌幅也就相对较小,成交量也就相对较小。
正因为如此,会导致筹码形态由原来的单峰密集状态变为后期的多峰,并由,上向下移动。
确认这一形态时,不要被成家量所迷惑应当根据筹码向下发散的状态;
同时观察,跌深之后的反弹是不是能够创出新高,如股价回不到前期高点的位置,说明形态已确认,主力正在出货。
3、泰山压顶式出货
泰山压顶式出货是指一只股票经过快速拉升之后采取的一种快出的出货方式,该手法市场较为常见。
当一只个股接连创出新高后,次日突然开始冲高并放量下跌,并且跌幅很大。
此时,由于主力出货较快,筹码换手率大,从而筹码呈现多峰散乱的形态。
泰山压顶式出货- -旦出现,往往股价短时间内跌幅会较大,因此,一旦发现筹码在高位出现散乱多峰形态,并且筹码出现向下移动的情况,应及时离场。
这一形态出现时,最好配合K线图和成交量综合研判,因为往往这种形态出现时,在K线上都是出现一根阳线后次日收得一-根大阴线,并伴随成交量的放大。
震荡式出货
这种出货方式一般在大市未见顶之前,市场人气旺盛,庄家利用散户敢于追高的心理,通过拉高、出货、再拉高、再出货的震荡方法逐渐出货。
这类庄家一般手中持较多筹码,无法在短期内派发完毕,因此需要使用多次震荡的方法完成出货的任务。
使用这种方式出货时,庄家将股价拉升到一定位置,吸引了众多跟风盘后;
马上将手中的筹码抛给这些跟风者。庄家大批量抛出筹码时,必然会使股价下跌。
当股价下跌到某一支撑位时,为了维护人气,保证出货价格,庄家将停止出货,反手进行护盘。
护盘时,庄家一般是快速吃掉抛压盘,以使股价快速上涨。
股价上涨到一定位置后,庄家又开始出货。这样出货和护盘动作交替进行,就形成了K线图上的震荡走势。
震荡出货的震荡周期如果达到几天或十几天,就会在K线上形成经典的顶部形态,如头肩顶和M头等;
如果震荡周期在3天以内,则会形成高位快速震荡的行情。
震荡式出货是采用震荡的手段来掩饰庄家派发出货的痕迹。
换言之,就是庄家在派发手中筹码的同时,还要维持目标股较高的市场人气。
向下震荡至箱体底部或较低价位时仍有较大的抛单。
这些较低位的抛单出来后,股价仍然偏软。
这时股价涨幅巨大,庄家获利丰厚,需要逐步派发筹码,兑现利润。
在其后的一段时间里,股价呈宽幅震荡走势,庄家在这个震荡过程中逐步派发筹码,成交量并没有明显放大,从震荡的波段来看,最高价是逐步走低的。
以小博大的代名词便是投机,投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投机贯彻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股市中有投机,现货市场也有投机,甚至一个生命的生存过程,便是一个投机的过程。
单从金钱占有的角度来给投机下一个定义,便是:抓住机会,进行投资,以期获得几倍于投资的回报。投机的目的非常明确,便是赚钱。
想归想,努力归努力,但事实是有的人赚了钱,有的却倒赔了本。仔细分析一下,其实道理很简单:大多数赔钱的人没有学会以小博大。
一个交易员水平再高,预测市场的准确度亦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怎么办?
靠原则去弥补技术之不足,但一个交易员的原则制定的再完备,如果在交易中不严格执行,也形同虚设,毫无意义。
为什么会出现有些原则不能执行的情况呢?
从事过交易实践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体验,那就是纸上谈兵与真刀实枪是两回事。
不交易时看市场往往准确率较高,自我感觉良好,心态不错,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