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下蛋”的故事
从前,在一片广阔的大草原上,有很多只母鸡,他们,吃着火锅唱着歌,吃着青草下着蛋。但是,母鸡们又不愿意像这样日复一日的吃草,下蛋。于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即将到来……
Chapter1 :股票的产生
有一天,一只有远见的花母鸡突然想到,如果我能吃到更多,更好的虫子,岂不是可以进化成母鸡中的战斗机,下更多、更好的蛋?
可是,问题来了,这只花母鸡手里没有钱,就只能卖身。花母鸡找到了一只聪明的猴子,说,你给我钱,我之后每下两个蛋,都能分你一个。
猴子当然聪明得很,他心想:花母鸡每年能生100个蛋,一个蛋能卖1块钱,于是我每年就能分50块钱,那我给你1000块钱吧,这样我20年就能回本。
花母鸡说,OK,我这有50张母鸡券,拿着作为凭证吧。
于是,猴子这50张母鸡券就被称为“股份”,而他所做的1000块钱投资,就叫“按20倍市盈率入股”。啥叫市盈率?就是母鸡券的价格除以每年可以领到的鸡蛋,也可以理解为多久“回本”。这个数字,越低越好。
母鸡关键词:股份;母鸡券(股票);市盈率(市值÷每年净利润)
Chapter2:股东的权益▼
花母鸡拿着猴子的钱,开开心心的吃了很多虫子,理所当然的也生了更多的蛋。
第一年,花母鸡下了100个蛋,分了猴子50个,猴子很开心。这,就叫做“分红”。
第 二年,花母鸡还是下了100个蛋,但花母鸡把猴子叫过来开了个股东大会,说我用这100个蛋换个大鸡窝,以后每年我都能多生10个蛋,股东你觉得如何呀? 猴子一想,我原来每年收益5%,用50个蛋换以后每年5个蛋,每年收益10%,10年回本,合算!这,就叫做有效率的再投资。
这时候,聪明猴投资母鸡的事儿在动物圈传开了,猩猩这时候跑过来说,我给你1000块钱,要不你把50个母鸡券卖给我?
聪明猴心想,我特么又不是傻B,就跟猩猩说:我这个母鸡品种好,叫价值鸡,现在每年生110个蛋,以后还能生蛋50年,我按照20年回本卖给你,怎么也得1100!猩猩说,好好好,买买买!
于是,动物圈的第一次股权交易发生了,而单张母鸡券的价格,也就从20元,上浮到了22元。这,就是股价上浮的原因之一。
母鸡关键词:再投资;价值股(即高市盈率,高分红或者股息,也就是确定性收益比较高,但成长空间比较有限的公司)。
Chapter3:市场的形成▼
这个交易做成以后,在动物圈引发了轰动,各种动物都蠢蠢欲动,尤其是那些安安稳稳下蛋的母鸡们。于是,每个品种的母鸡,都发行了带有自己印记的母鸡券,给小动物们互相买卖。
老虎王二虽然并不知道这些动物在弄啥嘞,那些母鸡券貌似只有“卵”用,但作为大王,底下动物干什么都得管着才行(他们的确啥都不懂),于是他效仿大洋彼岸隔 壁森林发达市场的老王颁布了一项规定:母鸡可以在老虎家向所有动物公开拍卖自己的母鸡券,所有的母鸡券都必须在老虎家里交易,这就叫做市场。
而母鸡必须在老虎家做,登记所有信息,方便动物们深入了解母鸡,另一方面动物们也容易找到自己的交易对手,这样傻傻的犀牛大象
也毫不费力就可以买卖母鸡券了!
Chapter4:股价
大家已经可以想到,假设一个母鸡一夜之间变成了胖母鸡,生蛋加倍,那么凭借相应母鸡券就可以领到双倍的鸡蛋,所以母鸡券价格翻倍;反之今夜母鸡得了禽流感,卒,对应母鸡券就一文不值;
那么再许许多多个夜晚,什么都没有发生,还是原来的母鸡,还是生普通的蛋,为什么母鸡券还是涨了跌了?原因很复杂,或许是猴子认为母鸡会变胖,或许是因为猩 猩想娶媳妇儿急需用钱,但无论怎样的原因,母鸡券的价格上涨或下降,母鸡都得不到任何直接的好处或者是坏处,还是原来的母鸡,还是生普通的蛋。
而股价,有时候跟母鸡本身,并没有什么卵关系。
母鸡关键词:股价有时与上市公司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精确的买点在你的交易中占据了很关键的位置,如果你不是以追求微利波段的操作,那么只能说明你根本不知道交易策略为何物,你甚至不理解行情走势是怎么产生的,更不知道你要操作的是什么。
对于成功的投机者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为市场、为板块、最后为股票确定“最小阻力线”的方向,顺风行船,容易前行,千万不要迎风而上,当市场低迷,不知向何处去时,不妨躲到一边,退出市场,休息一下,找点乐趣,钓钓鱼。当风又起,有利于重新启航时,再回到市场。对于那些活跃的交易者来说,很难不进行交易,拿着钱,坐在市场外面等待,才是最重要的。
成交量大增也为抛售不能立即兑现的大笔股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想在每一次高峰或低谷时抓住机会是愚蠢的。最好的做法是在出现成交量大增的时候,把大批股票抛向一个强势市场。在平仓的时候,也是如此,你最好在一次剧烈的快速滑落之后恢复头寸。从来不企图抓住最高位或最低位。
观察整个市场或单个股票的成交量,把成交量看成一次大盘结束的重要信号。他还看到,在一次长期行情的末尾,有些股票价格突然直线攀升,而且成交量大增,然后就停滞不前,进而从高位滑落,表现疲软,最后就是一路下跌,这些股票是表现不正常的股票——在一次大调整来临之前,它绝不会创造“新高”。
成交量的变化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它几乎总是意味着发生了什么事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了什么不同,出现了什么偏差。但究竟是因为成交量导致某只股票价格下跌,还是因为普通股民对某只股票的“真正兴趣”而使这只股票价格攀升,成交量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这是一个不喻自明的事情。在赚钱机会失去时,原因就会出来了。不要老想着弄清一些事情发生的原因,要让市场给你提供线索,股票的运动就是一种经验性的证据,等到以后就会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相反,如果成交量大增,而价格却没有跟着上涨,没有创造新高,而且没有行情将继续下去的任何明显迹象,那么在这个时候,就要注意:这往往是一种明显的提示,警告这只股票的价格也许已经到顶了。
注意;在一次行情快结束的时候,成交量大幅度增加往往是一次真正的分配,因为股票从强手转给了弱手,从专业操盘手转到了普通股民。一般股民认为成交量大幅度增加是正常调整之后——不是向最高价格调整就是向最低价格调整——而出现的活跃和健康的市场的一个信号,但是这种看法是没有充分证据的。
简单地说,由于突破了新高,市场上很可能就没有待价而沽的股票了,没有等着在更高价位上抛出的股票了,一般来说,一只股票一旦突破新高,它就会比原来价格高出很多。
从巩固点上突破
有时候,一些股票在继续它们的行情之前,需要一段时间来巩固,并建立一个新的基础点。这个基础点允许这只股票喘一口气,为销售和盈利提供一个机会,以赶上股票的新价值。在很多方面,它与连续关键点的作用是一样的,尽管构成图看起来不一样,而且巩固基础点形成的时间一般也比较长。在巩固基础点出现时,必须有耐心等待连续关键点所要求的形势出现,“不要进行预测”,等着这只股票通过其表现告诉你它将朝哪个方向发展。
从一开始交易,就非常关注成交量。显然,对他来说,成交量的急剧变化,就是一种“偏离”或“偏差”,也就是说,是一种偏离正常情况的变化。问题是,它是“积累”还是“分配”。
股票从来不是在上涨时分配的,它们总是在下降时分配。原因很简单,人们不愿意承担损失,普通股民都是在股票下跌时把它们留在手里,等着它们回升到他们当初买进的价格,这样,他们就可以把这些股票卖出去。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股票在回升到原来价格的过程中总是站不稳的原因。高价买进的人现在要抛出,好收回他们的钱,而收回了钱,他们就高兴了。